18年去过,在雅丹地貌回程的时候,门票两百,题主放的这个图片就是所有的景色了,不骗你,就这点。
并没有大失所望,因为这和我想象中的玉门关一模一样,甚至保存完好程度比我想象中高很多……其实网上的长城遗迹图看多了,对玉门关的想象基本就不会太脱离实际,毕竟老房久无人住尚且坍塌,何况百年来风吹日晒、人烟罕至的一截截防御工事呢?
文学的玉门关
我相信很多人对玉门关的记忆都是从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开始的——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玉门关,就好像一座屏障,把守者中原和异域的门户,交流着双方好奇的目光,隔绝了血气与旖旎——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——王昌龄《从军行》
玉门关城迥且孤,黄沙万里白草枯。——岑参《玉门关盖将军歌》
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——戴叔伦《塞上曲二首》
“生入玉门关”,这个文学上对玉门关最早的引用出处,则见于《后汉书·班梁列传》:
超自以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。十二年,上疏曰:「臣闻太公封齐,五世葬周,狐死首丘,代马依风。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閒,况于远处绝域,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?蛮夷之俗,畏壮侮老。臣超犬马齿歼,常恐年衰,奄忽僵仆,孤魂弃捐。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,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,如自以寿终屯部,诚无所恨,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。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门关。臣老病衰困,冒死瞽言,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。及臣生在,令勇目见中土。」而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超曰:……书奏,帝感其言,乃徵超还。唐·李贤注:「玉门关属敦煌郡,今沙州也。去长安三千六百里。关在敦煌县西北。酒泉,今肃州也。去长安二千八百五十里也。」
这个后人引用带着些许悲壮的典故,的确是由班超半生辛酸造就。在年老的一次上疏中,班超这样向皇帝请求:不奢求能离长安像酒泉这么近(距长安2800里),只要能在玉门关(距长安3600里),能够遥望中原老臣就满足了。
看玉门关的城墙就知道了,哪怕是金石也难逃风沙磨砺,何况人非金石,久在异乡,岂能无伤?
远去的是历史,代代兴起的永远是人
我在读白永生的《消失的民居记忆》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:科技不断向前,然而过往的居住文化、生活方式却停留在那里。损毁,是每个建筑生命的终结。土坯来自黄土,最终归于黄土风化,梁柱来自于大地生长,依然回归于大地腐朽。
苏武的旄节已经无存,张骞的驼铃已经消失,只有人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生息,有的如春风过耳、与草木同休,有的像玉门关一样留下遗迹,当后人们看到,就好像能隔着层层历史,看到当年的黄沙、当年的风雪、听到当年的驼铃。
说老实话,和想象中差距真的挺大的。从小课本里就学过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: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
这是第一次知道玉门关这个地名。能被著名大诗人写进诗词里流传千古,我想玉门关一定雄壮威武,高大坚固,想象中应该是这样的
上面这张图是嘉峪关,我想既然大家都是“关"字辈的,玉门关应该也差不多吧,想想看,山海关,居庸关,剑门关......哪个不是气势雄伟,令人赞叹,谁知当我来到玉门关时,惊讶地发现,这座一再出现在诗词歌赋里的著名关隘,是酱紫的
以上为如假包换的现场实拍图。是的,你没看错,这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土坯,这一座黄巴巴快倒的土城墙,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门关。
它的里面是这样的
四面都是土坯墙,没有顶,站在城内抬头可见头顶灰暗的天空,所以玉门关还有个别名叫小方盘城。
内部墙壁被风化得坑坑洼洼,所谓的“大门”,就是一个土洞
遥想2000年前,汉武帝开通了西域道路,为了屯兵和囤积粮食,方便往来商贾中转,设置了玉门关,这里是中国西北部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,当年一派繁荣景象:来来往往的客商,驼铃悠悠,络绎不绝的中外使团交流频繁,中原地区的丝绸,瓷器,茶叶通过玉门关运往世界各地。
沧海桑田,物是人非,谁能料想2000年后,玉门关繁华不再,成为荒凉大漠上的一座“孤城”,如果不是因为去雅丹魔鬼城会路过玉门关,很少有游客会专门为了看这个大土坯跑到这人迹罕至之地,就算有游客奔着玉门关的名气来一探究竟,最终也会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:啊?玉门关就这样啊?
是的,玉门关就是这样的。它是2000年历史的见证者,辉煌和沧桑在它面前交错,站在斑驳的墙壁前,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,我百感交集,在历史的长河里,人类难道不是一粒渺小的尘埃吗?
"春风不度玉门关",这句诗就曾让我对玉门关景象充满过无数次遐想,2013年国庆节到敦煌自驾游,终于见到王之涣《凉州词》中描写的玉门关。
初见大漠边关玉门关确实很震憾,无法想象二千年前的玉门关是怎样的一种工作场景,环境是否和现在相同,看着玉门关小方盘,在历史和现实间也找不到答案。
玉门关承载着很强的历史时空方位,讲述着二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关塞的故事,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:大漠、驼队、商贸。
首先呢是特别宏伟,特别雄壮,玉门关城墙很厚实,历经千年塞外风吹日晒,还可以保留下来,体现了工程质量,只是被围栏围起来了,要是可以进入里面感受一下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吧。总之去了一次我觉得不后悔。
前年去过一次,如带着历史,带着汉唐的兴衰去看,你会感慨万千,但就是好奇去看看,你会很失望